◆◆【新语丝(www.xys.org)(www.xys2.org)(groups.yahoo.com/group/xys)】◆◆

关于Gbear《关于纳米油的简单计算》的一点补充

Uglyguy

Gbear:
纳米水直径6纳米,代入Kelvin公式

ln(Pr/P0)=(1/RT)*2*g*V/r
(其中Pr为纳米水珠的蒸气压,P0为大气压,g为水的表面张力
73mN/m, V为水的摩尔体积1.8e-5 m3/mol, r为液珠半径 3nm)
得: 纳米水珠的蒸气压Pr=1.42 atm

评:你计算的时候,似乎不应该将g的值直接用水和空气的界面张力来代入Kelvin
公式,因为在油包水的微乳浊液(O/W Microemulsion)中,水和油的界面有表
面活性剂(Surfactant),所以,其界面张力几乎接近零。

Gbear:
纳米水的蒸气压是如此之高,在常温常压下是极不稳定的。
举个例子,富雨云中就有大量纳米级(几十,几百)的水珠,
人工将雨就是向其中加入晶核,微水珠在其表面形成大水
注,释放表面能。所以纳米水肯定是加入了某种乳化剂的。
乳化颗粒一般都在直径100纳米以上。人家声称能作到6纳米,
这正是纳米水"神奇" /令人困惑之处。

评:的确,乳化颗粒(Emulsion)的直径在100纳米以上,可是微乳浊液
(Microemulsion)的颗粒直径就可以小到5~10纳米。我们现在就是用
H2O/Brij30 (CH3(CH2)12-O-(CH2CH2O-)4OH + n-butanol/2,2,3-trimethylpentane
(异辛烷)来配制乳浊液,可以得到透明的液体,其水滴的粒径就只有6~8纳米。我们就
是利用这种纳米水滴作为反应器来合成氧化物纳米颗粒的。

声明,我们没有用任何辐射照射,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技巧,只要按正确的配
比把这些试剂混合在一起就成。

参考文献:

Andrey, J. Zarur, N. Z. Mehenti, etc., Phase Behavior, Structure, and 
Applications of Reverse Microemulsions Stabilized by Nonionic 
Surfactants, Langmuir, 16, 9168-9176, 2000.

 
◆◆【新语丝(www.xys.org)(www.xys2.org)(groups.yahoo.com/group/xys)】◆◆